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的不解之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入研究,核磁共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化工、生物科技和医疗等诸多领域。一大批在核磁共振研究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相继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诺贝尔奖,其中包括1943、1944和1952年的物理奖,1991年和2002年化学奖以及2003年的医学奖。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皮兹堡的卡内奇技术学院的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tto Stern,1888-1969),以表彰他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比(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以表彰他用共振方法纪录原子核磁特性。拉比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斯特恩的分子束法,并用之于磁共振。分子束磁共振在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特性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物理学分支。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elix Bloch ,1905-1983)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珀塞尔(Edward Purcell ,1912-1997),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由此所作的发现。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物理化学家恩斯特R.R Ernst(1933-),其主要成就在于他在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包括: 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二维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成像。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从此进入了化学领域。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Wüthrich,表彰他用多维NMR波谱学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结构的三维构象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Mansfield,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从核磁的发现到核磁共振成像的70年时间里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领域在物理、化学、生理学三个领域获得了六次诺贝尔科学奖,足以说明此领域及其衍生技术的重要性。